“聽著,我只給你24小時的時間去改掉這個評價!人心都是肉做的!我不保證你在公司會發生什么詭異,見所未見!”這是近日市民徐女士手機里收到的一條短信。看到這樣一則威脅味兒十足的短信,大家會怎么想?徐女士為什么會收到這條短信?發短信的人是誰?他要做什么?事情還得從徐女士在淘寶網上買的一條裙子說起。
遭短信威脅索要好評
7月7日,徐女士在一家“××××時尚屋批發站”女款專賣的淘寶店鋪,花了60元錢,買了一條裙子。一周之后,徐女士收到了貨。打開之后,發現裙子質量差強人意。“料子有點差,和商家描述的有點出入。”于是,徐女士本著客觀公正的初衷,給了一個中評。她沒想到,7月15日寫完評價之后,店家的電話就打來了,“他給我打了兩次電話,讓我改評價,說可以讓我入個VIP。我當時沒同意。”在電話溝通未果之后,16日晚9點半左右,徐女士就收到了上面這條威脅短信。徐女士看完短信,心涼了一大截,于是直接回復:“你不用威脅我,我已經報警了。”后來店家又回了兩條:“呵呵!我已經申訴了!我就陪你這個東北女玩下去!好人不做偏偏手賤。我寧愿花錢讓淘寶網把你的號給封了!中差評師!免得你去禍害其他商家。”“本應理虧的應該是店家,但從店家的種種表現來看,這種行為太惡劣。”徐女士說。
號碼被發網上 騷擾電話不斷
電話溝通索要好評不成,就發短信威脅,眼看短信威脅也不奏效,于是又生一計。近,徐女士總是接到陌生來電,“常常是幾分鐘內就接到一個,來自什么地方的都有,浙江、山東、湖南的,問我是找老公嗎?我從來沒登過此類信息。這些電話都是哪來的呢?”正當徐女士納悶兒之余,她通過網絡查詢,看到了一條內容是這樣的消息:剛剛手機號為“130xxxxxxxx”的朋友在百姓網發布了留有您的手機號的信息:“本人找老公兩名。”原來,徐女士的號碼被持有手機尾數相同的人給發到了百姓網上,目的是找老公。看到這個手機號碼,徐女士一下子就明白了,自己這幾天為什么會收到這些騷擾電話,原來是自己的號碼被泄露出去了,而泄露號碼的不是別人,就是這個店家。“我清楚記得,那個店家用過這個手機號給我打過電話。”
氣憤難當之下,徐女士通過淘寶網投訴了這家店鋪。原本以為只要事實證據俱在,投訴應該會妥善處理,但是說起這個,徐女士更是生氣。淘寶網給出的回復卻是:投訴不成立。目前,徐女士還在為此討一個公平的說法,她也借這次經歷,給熱衷網購的人提個醒,一定要擦亮眼睛,多留個心眼,保留好聊天記錄和其他事實證據,維護自身權益。
網上有不少“差評修改師”
市民張女士說,前幾天,她買了一條褲子,尺碼和實際不成正比,就給了個差評,結果商家不停地打來電話,說愿意退10元錢郵費,讓她改成好評。“如果好的態度和你溝通,并作出了合理的解釋,我們都能理解店家,畢竟做生意都不容易,可要是用騷擾的方法來處理事情,那就太過分了。”
隨后,記者在網上發現,不少廣告自稱“差評修改師”,收費標準是刪除一個中評100元,刪除一個差評150元,方法多是“內部修改、技術手段、友好溝通”等。還有一些網絡通過示意圖來教店家怎么刪除中差評,來給自己家的店除黑。
如今,網購因低成本、方便、快捷,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購物選擇,但是商家與買家之間出現的糾紛也越來越突出,類似徐女士的遭遇,也有很多人經歷過。但經歷這樣的遭遇,買家也可在收集完賣家的一些騷擾憑據后,向網站、工商部門投訴,或者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。